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有的人选择的是碌碌无为地过完平庸的一生;而有的人选择的是迎难而上,迎刃前行。而冶金环境工程专业的在读博士生罗双选择的是后者。
废寝忘食是青春的标签
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一区SCI论文五篇,以其他作者的身份发表SCI论文八篇,罗双在科研上光鲜亮丽的成就背后,也少不了科研废寝忘食的态度。“在攻读博士的三年里,我每天都有十二三个小时都在实验室或办公室度过,陪伴我最久的东西,可能就是各种文献资料吧。”罗双告诉记者,这三年来,很少在凌晨一点之前睡觉。他愿意在卷帙浩繁的文献里寻找那微乎其微的新思路,他也愿意在枯燥的科研著作里查阅那碎片化的知识点。就是凭借这样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高度。
一切付出在收获的季节都变得值得。有一次罗双受到了手头工作的启发,创造性地把Hammett常数项加入一组210种化合物数据,连续好几天都毫无头绪的难题突然迎刃而解,他惊喜地得到从未被发现的分类规律,并用两周的时间把新发现写成了一篇SCI论文。知识运用融会贯通,勇敢尝试新方法,这是罗双科研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两只手”。
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在搞科研、做学问之余,罗双最喜欢的便是驰骋在运动场上。罗双尤其热爱足球,他喜欢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快意。在他看来,踢足球和做科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足球运动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同样,科研工作也需要懂得合理分工,因为一个人无法完成繁琐的任务,如果大家能够做到像踢足球那样各司其职,协同工作,便会取得成功。2016年,罗双参加了长沙国际马拉松。“42千米,真的是一段漫长的路。跑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就一直跑下去,跑到终点。”马拉松对人耐力的考验,意志的磨砺,不言而喻。体育运动带给罗双不仅是一个强健的体魄,更是坚强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精神。
2012年5月,罗双硕士毕业,他与他的四位同学开始了一段难忘的冒险之旅。罗双骑行穿越了川藏线,从成都到拉萨,全程2200公里,翻越了12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历时22天。“在路上我真的有快崩溃的时候,在翻越海子山后,下坡的时候因为山风大,本来以为轻松的下坡却需要用力蹬。”一路上在巨大体力消耗和精神压力下,有两位同学选择中途放弃了骑行计划,然而罗双等三人选择了坚持。“不管我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选择坚持。”罗双的语气和眼神中都带着毋庸置疑的坚定。最终,他们一路向西到达了拉萨,看到了西藏无比湛蓝的天空,呼吸到了那片纯净土地的清新却稀薄的空气,感受到了那片圣土的神圣与圣洁。如今的罗双回忆起那段经历,没有历经艰难后的疲惫,有的是异于常人的平静和处事不惊。或许就是曾经有过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才使罗双在攻读博士期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或许就是这2200公里的距离,让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畏艰难,只管勇敢前行。
罗双的人生就像在跑一场马拉松,他跟别人比的不是速度,而是永不言败的精神,是决不放弃的品质。在这漫长的坚持过程中,他不断超越,不断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他相信,终有一天,他可以为自己加冕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