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研究领域中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得有 “不同寻常的能力” :不轻易言弃、 坚持不懈的耐力, 以及脚踏实地、 敢于实践的行动力。湘雅医院皮肤病与性病学的博士研究生陈梦婷就是这样一位坚韧且勇于挑战的研学者。
陈梦婷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了实验室中,查找文献、不断调整方案、反复实验,这是她的生活常态,实验室的熄灯代表着她一天的结束。日复一日,雷打不动的规律生活使她“钻”出了3篇医学SCI论文。不过这三篇论文的发表,可谓令陈梦婷 “头痛不已”:“一开始论文投出后我接二连三地被拒,一次又一次修改论文到深夜,到最后收到录用邮件通知,我都有点不敢点开了,”她笑着说,“但我始终在内心告诉自己每篇文章都会遇到拒稿, 只是拒的次数不同而已。拒稿是生活对我的考验,久而久之我也练出了一颗‘大心脏’,往后再被拒,沮丧一下,我又满血复活了。”“哪有一帆风顺的研究,没有一份成功不是从无数次挫折与打击中诞生的。”陈梦婷谈到,没有任何一份成果,能够立刻得到回报,只有秉着一口气,坚持做下去,在耐心等待后才可能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陈梦婷喜欢和实验“死磕”。还记得刚进实验室时,需要显微解剖分离出毛乳头细胞,在当时, 国内还没有一个实验室成功完成这一操作,面对这一难题,陈梦婷和同学动手查找相关文献,自己摸索,反复实践,不断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还记得当时为了买到合适显微操作的解剖工具,跑了好多手术器械店,还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手术器械公司,最终在一个展览会上买到了合适的器械。”为完成分离毛乳头细胞这一操作,陈梦婷花了大半年时间。
在和困难“死磕”的过程中,在无数次的挫折里,陈梦婷意识到,抗打击能力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能顺利完成实验项目。对于排解负面情绪,她有着自己独到的处理办法。“我常去烈士公园跑步,出一身汗, 感觉所有的烦恼和负能量也都随着汗水流走了,心情也会畅快不少。”除此之外,闲暇时间她还会组装积木,紧绷的神经在拼积木的过程中松弛下来,能给自己一个缓冲调整和思考的时间,达到“自我充电”的效果。
在陈梦婷看来,科研路上,只有学会享受过程,苦中作乐,拥有锲而不舍的决心和直面困难的勇气, 才能够收获一个良好的正反馈循环,与科研成果共同成长。谈及对未来的规划,她想继续在博士后流动站深造,挖掘并实现自身科研价值,为中国医学研究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