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捐赠鸣谢 - 获奖者采访札记 - 正文

热爱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记2020年西南铝奖励金获得者唐东楚

来源:中南大学校报  作者:万磊 骆昶宇  发布时间:2020-12-10

文法楼105室的桌上放着一本精美的纪念册,悉数翻看,都是“唐门弟子”对导师唐东楚的感谢,感谢导师的悉心指导,春风化雨般的教诲,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怀……

工科出身,却偏爱文科,热爱讲台与法庭。1998年,唐东楚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南铁道学院任教,是法学院成立时的筹备领导小组中的一员。20年来,他不仅见证了法学院的蓬勃发展,也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许多成绩。唐东楚致力于教学改革,曾被评为中南大学讲课“十佳教师”,多次获得校级及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主讲的慕课《生活中的民诉法》被评为省级精品网络开放课程;他深耕科研,编著教材如《模拟审判:原理、剧本与技巧》,还在《光明日报》《中国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50多篇文章。

幽默讲学,严格要求,培养“能说会写”的法律人

唐东楚喜欢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课。某次上课,唐东楚满头大汗地踏着铃声进入教室,对同学们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我今天是开车来上课的,必须进入教室才算是‘送达’;但若是乘坐校车,我只要在上课时间前上车,哪怕校车中途掉进河里,我也算是‘送达’,不算迟到。”在欢笑声中,学生们掌握了“送达”在法律中的定义。

“唐老师健谈又不摆架子,我们都很喜欢他。”法学1702班的张琪说,“晚课下课都快九点了,大家还围着老师请教各种问题。老师也会耐心地为我们解答。”

唐东楚认为,法律人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能说会写”。懂得“说法”才能更高效地进行普法活动。同时强调,“写”比“讲”更加重要,“高质量的文章甚至能够穿透历史,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

唐东楚十分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每月上交读书心得,每学期上交一篇论文,不限主题,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探索。学生的论文不论大小,唐东楚都会不遗余力地指导,“老师对论文的修改甚至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19级硕士研究生高松琼感慨。

已经毕业的硕士柳军回忆起唐东楚,心中充满感谢。当时的柳军是在职法硕,因工作繁忙加上缺乏写论文的经验,对即将到来的论文开题感到十分焦虑。唐东楚知道情况后,特意把柳军叫到自己家中“强补”,帮助他理清思路,并给他精心挑选相关资料。最终,在唐东楚的指导下,柳军顺利开题,其论文还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毕业论文。

言传身教,培养有温度的法律人

“公平正义是法律人毕生的追求,法槌落下,也许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命运,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得失。所以我们要心中有大爱,在处理案件时要慎之又慎。”这是唐东楚教书育人的理念,在他心中,法律不是冷冰冰的,而应当是温暖且富有人情味的。他也把这份温情融入进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

“唐门很温馨,有如相亲相爱的一家人”。09级硕士丁佩回忆道。

每月15日,唐东楚和他的弟子们都会到文法楼105办公室见面,学生们把这项约定称为“楚园论学”。每次活动的主题都不同,师生一起看书交流,畅所欲言,在轻松的氛围中,同学们锻炼了表达能力,收获了更多知识,师生间的感情也得以增进。在最近一次论学中,获得纽约州律师执照的刘芳云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之后,唐东楚又和学生们一起去爬岳麓山,师生们从论文选题聊到人生规划,一路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唐东楚一直默默关心着学生们,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丁佩说:“唐老师不仅不厌其烦地指导我的论文写作,在我毕业后刚开始律师工作时,老师还会给我介绍业务。我真的十分感谢他。”

20多年的教学生涯,承载着唐东楚对三尺讲台的无限热爱;学生们的成长和进步,是唐东楚最大的愿望。谈及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唐东楚表示,自己在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希望日后不断钻研探索,能够拥有更多学问,为社会培育更多专业能力强、心中有温度的法律人才。

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5659号-1     湘教QS3-200505-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