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捐赠鸣谢 - 捐赠心声 - 正文

一份深厚的情感 ——访中南大学分化专业周阿利教授

发布时间:2011-11-21


“再见了!再见了,中南所有的树和墙!再见了,中南所有的情和景!”随着车子逐渐驶出校园,一声声告别从老人的唇角吐出,声音渐趋哽咽,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份依依不舍之情,也回味到了老人与母校的故事。


这位老人便是曾经执教分化专业的周阿利老教授,好友戏称她是“林黛玉式的人物”,十分重感情。周教授1961年时在中南大学(原中南矿冶学院)分化专业执教,后来为照顾公婆,尽一份子女的孝心而移居香港,目前定居在广州。怀着对中南的一份难舍的深厚感情,她回到昔日的校园,将自己的部分积蓄十万元捐献给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作为“中南会堂”建设项目的款项之一,用于修建校史馆。

同心协力 谋福中南  

在与周教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70多岁高龄的周教授之所以专程回到中南大学捐献“中南会堂”项目之校史馆建设的背后的故事。

周教授1961年与先生关锦镗教授一起进入原中南矿冶学院执教。关教授原本研究哲学的,但因国家、学校研究的需要,他毫无怨言地一头钻进了科技史的研究。关教授一钻研就是好些年,后来成为了国内研究科技史的专家,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技术史》、《科技革命与就业》等,并参与了《中国通史》等著作的编撰工作。当年,便是由关教授和周教授一同绘制图稿,亲自测量,并督促筹建了中南工业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科技史楼。而在当时,关教授就已身患癌症,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时完成的。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意志、这样一种情操,是我们青年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的榜样!

而今,关教授早已逝去多年,周教授告诉我们,捐出自己的积蓄来建设校史馆,也算是对先生的一丝告慰,当年的科技史楼饱含了关教授和周教授的心血,而今的校史馆自然要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情系梦牵  心念中南  

对母校情真意切,是促使周教授回到中南大学奉献爱心的最原始动力。

周教授告诉我们,她们这一代人是最重视感情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为母校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和骄傲。她说:“这辈子最激动的时候有两次,一次是校长黄伯云院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时,一次是此行到中南之时。”当时,周教授还居住在香港,听说我们黄校长获奖的消息时,便高兴得手舞足蹈,给校长打了电话表示祝贺。周教授说,她们居住在香港,那份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最是浓厚,母校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于她们而言都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周教授还提到,此行临别前,她拿到了学校数学院刘路同学解开世界难题的资料,她觉得很满足,“不用送我什么特别贵重的礼物,拿着这样一份资料,我就很高兴!”

身体力行 感恩中南  

“感恩”是周教授反复提及的字眼。周教授告诉我们,人要永远心存感恩之心。听到许许多多的校友纷纷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她感到非常的欣慰。周教授说,中南大学的发展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回馈学院,反哺母校,回报社会,这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她提及,当代青年的感恩意识有些欠缺,需进一步提倡和引导。周教授有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还在上大学的孙子,她告诉我们,此次专程前往母校捐款,也是想把这样一种行为、这样一种情怀、这样一种精神留给子孙。周教授想让后辈知道,即便是上了年纪仍然感怀母校的培养,为如今母校的发展尽一份力。如此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我们青年一辈一定会从中学习感恩、实践感恩、传递感恩。

简短的交谈不能言尽周阿利教授这一份深厚的感情,当最后离别的时刻,望着周教授远去的背影,我们的心头依然感受到周教授对中南的一颗赤子之心。

(文/刘子鹤)



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版权所有     湘ICP备05005659号-1     湘教QS3-200505-000204